2014最新西宁塔尔寺旅游攻略
门票:
80元。对现役军人、残疾军人、军队离退休干部、学龄前儿童等实行免票;对学生、老年人、残疾人实行半价优惠。
导游讲解费:
根据人数确定,5人一下,20元/人。5人以上,10元/人。2塔尔寺旅游图0人以上团队5元/人。
开放时间:
上午8时至下午5时
注意事项:
1、西宁是一个多民族城市,务必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。例如到穆斯林家中投宿,不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厨房,也不要进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房间;宗教器物不要触碰。在穆斯林家庭饮食要随同清真标准;清真寺参观礼拜务必申请同意后在进行拍照的活动。
2、这里会有很多人向你兜售民族饰物,请甄别购买。
3、塔尔寺大致一天就可逛完,很多喇嘛乐于和游客合影,只要你足够客气。
4、此处为高原地区,日照强烈,注意防晒。
5、早晚温差较大,注意增减衣物。
最佳旅游季节:
每年5月至9月,是西宁最佳旅游季节。
交通:
从西宁到塔尔寺,可先到西宁体育馆隔壁的小西门汽车站和城西的纸坊路汽车站,这里有中巴车和吉普车到湟中县。白天通常每30分钟一班,最晚一班车到晚上6点左右发出。另有夏利凑足四人发车。中巴车票价6元/人,出租车票价8元/人。天黑前都有车返回西宁。
餐饮:
寺院附近有很多餐馆。
住宿:
朝圣者旅馆、塔尔寺旅馆都可以入住,后者相对更舒适一些,位于寺院入口处的左边。
景点介绍
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,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(俗称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,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,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。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,原名塔儿寺,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金塔。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,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,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,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。其中最能体现塔尔寺各类组织完善的要算寺院庙会了。庙会既是僧侣的学经的好机会,又是他们娱乐的极佳时间。藏语称“衮本贤巴林”,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。栩栩如生的酥油花,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“塔尔寺艺术三绝”,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,文学,哲学,医药,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。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“四大法会”更是热闹非凡,游人如潮。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,整座寺依山叠砌、蜿蜒起伏、错落有致、气势磅礴,寺内古树参天,佛塔林立,景色壮丽非凡。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,远近闻名。
美食:
西宁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城市,以回、藏、撒拉族居多,西宁的餐饮在西北地区是颇有名气的。当地人大多依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工艺,配以本地的土特产品为原料,饮食风味独特。尤其是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,如手抓羊肉、酸奶、酿皮、狗浇尿、尕面片、酥油糌粑、甜醅等,大多经济实惠,是在其他城市难以尝到的风味佳肴。其中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手抓羊肉和酸奶。还有诸如蜂尔里脊、筏子肉团、清汤羊肚、杂碎汤,还有本地的面食,都是不可不吃的美味。
购物:
特产:西宁土特产品种繁多,出口商品中大约有80%以上是土特产品。主要有:湟中昆仑彩石、西宁与共和的地毯、高山草地青贝母、门源鹿茸、西宁都兰羊肠衣、湟源大黄等。此外,绿色食品、乳制品系列、三刺系列、虫草系列等保健、营养食品等,多数已蜚声国内外。蕨菜、麝香、鹿茸、冬虫夏草、雪莲、牦牛绒等省内名特产,这里也可买到。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还应该算是当地特产的“雪莲”牦牛肉干。
裘皮:西宁高档制裘皮资源极为丰富。有石貂皮、狐狸皮。中档制裘皮原料有旱獭皮、沙狐皮、海青皮、康鼠皮等。用于制裘用的裘皮主要是绵羊和羔羊皮,其中以黑紫羔皮最为有名。
工艺品:如酥油花、仿出土彩陶、彩蛋、藏刀、银器等,在艺术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。
随处可见卖冬虫夏草、藏红花、雪莲、牛肉干的店铺,建议到大一点的店里去买。
娱乐:
西宁最富有特色、最吸引人的是听“花儿”(每年农历五月初五、六月初六、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,塔尔寺多举行“花儿演唱会”)、观“回族宴席曲”、赏“青海平弦”,或者参加“赛牦牛”、“射箭”,以及领略青海“热贡艺术”的重要部分——塔尔寺“艺术三绝”:农历正月十五塔尔寺灯节,睹晶莹剔透的酥油花;农历六月初六塔尔寺观经会,瞻仰高挂山坡上的特大堆绣——大佛像及造型生动、风格独特的塔尔寺壁画。
塔尔寺的酥油花,壁画和堆绣被誉为“艺术三绝”,到了青海,不去塔尔寺是遗憾;去了塔尔寺,不看“三绝”更遗憾!
壁画
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。大多绘于布幔上,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。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,色彩鲜艳,经久不变。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,与汉画有些不同,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。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。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,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。整幅画面构思巧妙,布置适然,色调和谐,精巧细腻,层次分明,千资百态,栩栩如生。
酥油佛像
酥油花就是用酥油(手工制成的黄油)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。相传酥油花源于西藏。唐文成公主与土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,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。严寒的冬季,无鲜花献佛,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,就用酥油制成花,供奉于佛像前。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。1594年,酥油花传到了塔尔寺,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,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,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,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,成为一年一度的寺内盛会。数以万计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中外游人,面对美妙绚烂的酥油花,赞不绝口,流连忘返。
堆绣
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。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,如佛像,人物花卉,鸟兽等,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,再绣在布幔上,由于中间突起,有明显的立体感。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“十八罗汉”等堆绣艺术产品。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,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,制作精细,图案别致,形象生动,繁复奇绝,是本寺独创的传统艺术,是僧侣艺术的杰作。
塔尔寺晒大佛
塔尔寺是藏区非常有名的寺庙,但是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,又名“展佛节”。
晒大佛,在每年农历四,六月两次法会时举行。当日清晨天不亮,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,做“晒大佛”前的各种准备,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,没着寺旁的山路,往山顶上走,然后将巨大的佛像(大唐卡),从山坡下一直铺放至山脚,这时巨大的佛像就展现在来参观的成千上万名群众面前,“晒大佛”也达到了最高潮。“晒大佛”结束后,在塔尔寺内的广场上就要举行跳神,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,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。在跳神的同时,喇嘛还要念经祈祷,演藏戏,这是寺庙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艺术的舞台,是人神联欢的盛会。塔尔寺晒大佛时,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来参观,包括一些外国喇嘛和友人前来助兴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